愛的祝福
──子宮內膜癌病人靈性照顧經驗個案分享
文/釋常佑
春天正是陽光明媚、百花綻放的季節,然而卻是曉婷生命中最艱難時刻的開始。曉婷與丈夫在同一工廠工作、交往、進而共結連理,婚後兩人與公婆同住,長女32歲、次女31歲,公公多年前辭世,因為曉婷癌症復發入住安寧病房,丈夫全程悉心照料,所以他們請了外籍看護照顧患有輕微失智的婆婆。
曉婷於102年診斷患有子宮平滑肌瘤,110年組織切片顯示為基質瘤,隔年2月確診子宮內膜惡性腫瘤、8月腹膜轉移。54歲的曉婷原計畫退休後,每日要與丈夫騎腳踏車前往梅山運動,但癌症復發卻讓她不得不停下腳步,而於112年春天住進了安寧病房。身體虛弱疼痛的曉婷入住病房的第一天跟醫護人員要求不要打營養針,因為她說在網路上看到斷食善終,所以希望可藉由斷食盡快往生,經由醫護人員與臨床宗教師關懷了解後,曉婷明白自己對斷食的理解是錯誤的,並願意重新開始進食。
虔誠佛教徒的曉婷,在病房會看著佛教電視台做早課,臨床宗教師讚嘆她的用功並解釋西方淨土殊勝與信願行的重要性,鼓勵她每日持誦阿彌陀佛聖號,保持內心平靜祥和祝福自己與家人。信奉民間信仰的丈夫也日日撥弄念珠陪伴曉婷念佛,共同祈求在阿彌陀佛的庇佑下,曉婷可以平順無礙度過最後時光,以及來世回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到永恆的安寧。然而,曉婷心中卻有一絲絲的遺憾,因為在她的回憶中,婆婆是一位非常嚴厲的人。嫁進夫家後,婆婆的嚴格教導令她感到壓力重重,也因此患上憂鬱症需定期於身心科就診。同時婆婆的嚴苛態度影響了曉婷對待丈夫和兩位女兒的方式,造成她與家人之間有著某種距離感,看著日漸凋零患有輕微失智的九十高齡婆婆,再看看生病的自己,讓她心中對婆婆產生出複雜的情感,想到自己過往對丈夫與女兒們的種種,內心感到深深的愧疚,也成為她心靈上一道難以抹滅的痕跡。
第二次入住安寧病房前夕,婆婆坐在輪椅上,溫柔地對曉婷說:「妳要好好照顧自己,不用擔心我。」這句話瞬間劃破曉婷與婆婆之間的嫌隙,讓她意識到這段關係已經超越了言語,多年的婆媳矛盾剎那間消彌和解了,曉婷的眼中閃爍著淚水,這一刻的親情,讓她體會生命的脆弱與珍貴,可是隨即又想到不久的將來婆婆就要白髮送黑髮,讓她又不禁悲從中來。
某日陽光明媚的下午,臨床宗教師陪著曉婷散步,煦煦日光灑在坐在窗旁的曉婷臉上,她微笑述說丈夫和女兒的點滴,高職畢業後就到工廠上班,在那裡遇到了現在的丈夫,她形容說兩人初看到對方,在眼神交會的瞬間,心裡彼此都浮現出一個想法:「就是他/她了,他/她就是我這輩子的伴侶」。婚後曉婷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公婆、先生、小孩,因為壓力很大而患上憂鬱症,在安寧病房期間雖然丈夫很細心的照顧她,但因丈夫較木訥,甚少用言語或擁抱對她表達愛意,所以她內心很渴望丈夫抱她且主動對她說「我愛妳」這三個字;而對於兩位女兒因為過於擔心,所以從小就對她們叨叨唸唸,導致她與女兒們之間有一條看不見的溝渠,她希望女兒們可以原諒自己的嚴格態度,同時也渴望她們可以主動抱她,跟她說她們很愛媽媽。
臨床宗教師輕輕握住曉婷的手,鼓勵曉婷表達她對女兒們和丈夫的愛。在一片靜謐的氛圍中,曉婷開始寫下一張張充滿愛與祝福的卡片,她細緻地選用每一個字句來表達對家人的愛與感激,感恩他們一路的陪伴,並祝福他們未來的生命旅程中能擁有幸福和快樂。春天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卡片上,曉婷的內心也隨之綻放出一片柔和的光芒,她深知這些卡片不僅是對家人的祝福,同時也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交代。
回到病房後,宗教師以關懷之心,鼓勵曉婷丈夫表達內心情感。在宗教師的引導下,他輕握著曉婷的手靦腆的對她說:「我愛妳」,曉婷也擁抱丈夫露出歡喜的笑容,宗教師鼓勵他們對彼此做四道,丈夫擁抱著曉婷感謝她對家庭的付出,曉婷也感謝丈夫對她的包容與疼愛。假日女兒們探望時,曉婷也向她們對不起過去太嚴格,說她很愛她們,女兒們也與曉婷道歉、擁抱並說她們很愛媽媽。
曉婷最後一次住進安寧病房時,身體已非常的虛弱,丈夫一如既往細心的陪伴在側,臨床宗教師探望時,感受到她生命即將轉向另一個國度,於是請曉婷丈夫握著她的手,宗教師跟曉婷說:「當您的丈夫握著您的手時就是在跟您說『我愛妳』」,曉婷聽了露出甜甜的微笑。在每一次的探望中,宗教師都肯定曉婷一生為家庭、為家人所做的努力與付出,同時也提醒她心中憶念阿彌陀佛,每當曉婷懷疑自己是否能去西方淨土時,宗教師總是以溫暖的話語安慰鼓勵她,提醒她信願行的重要,以及臨終要緊握阿彌陀佛的手,陪伴她念佛與祝福她。在夏日的某清晨,曉婷在丈夫的陪伴下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在阿彌陀佛的慈悲光芒中,前往佛國淨土。
聖嚴法師在《聖嚴說禪》中提到:「當慈悲心一生起,怨恨就消失了」,曉婷在生命走向盡頭時,深刻領悟佛法慈悲與智慧的涵義,將過去曾有的誤會與仇恨轉化為對婆婆的祝福,同時也在生命最後旅程中,與丈夫和女兒們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化解了與家人的誤會,也避免了彼此的遺憾,圓滿劃下了生命的句點。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臨床宗教師)